263 第263章 价格补贴(第3页)
王财气鼓鼓地表示了不满。
这个被于大山称为“王裁缝”
的人名叫王财,原本是崖州的一个小裁缝,后来因为破产成了流民,被牙行收罗来了胜利港落户。
最初的几个月一直都是从事老本行当裁缝,当初于大山在于小宝去广州前给他订做的衣服,就是王财给做的。
后来造船厂试制船帆的时候,所有的本地裁缝都被临时征调过去,而王财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,为船帆的制造工艺出了不少主意,于是立功受奖,被破格提拔起来。
在那之后王财倒也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了一些事情,例如施耐德在广州向“永丰布行”
订购的各种织物,其参考资料便是由王财搜集整理出来的。
之后他又负责组织了一批裁缝完成新式军服制作的工作,工期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军警部的好评。
接连的几次出色表现之后,民政部便将他调到了新开张不久的“胜利百货店”
当店面经理。
这个职位看似与他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直接关系,但王财也是个聪明人,知道自己真正的机会这才开始到来——海汉首长们弄出这么大的局面,手下这些产业迟早还是要交给本地归化民打理的,而现在就能走在前面的,无疑将在日后占据极大的优势。
别看现在只是个杂货店而已,以海汉首长们的本事,说不定过几年就能变成了大商行,到时候自己水涨船高至少也能当个掌柜什么的。
这个百货店平时有八名伙计,加上他这个主管一共九个人负责门店经营事务,至于帐户和进出货的事情,则是由民政部的穿越众在负责。
一般招呼客人的事情都是伙计在做,王财大体上只负责向那些别着红色胸牌的海汉首长提供服务,不过像于大山这样的老相识,王财还是很乐意放下架子主动招呼的。
“于管事,发奖金了吧?今天准备买点什么?”
王财很热络地向他介绍道:“昨天刚从广州运来了一批布料,要不要看一看?这可是好东西,崖州都不见得有货卖。
你现在好歹也是高级管事了,下了班就不要老穿着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到处晃了。”
于大山摇摇头道:“我儿子就在广州,要买布料让他在广州买好就是了。”
王财还没回话,旁边背身的一个人道:“阁下这就有所不知了,这里出售的布料,价格要比广州来得更便宜!”
于大山一看说话这人自己也认识,赶紧鞠躬行礼道:“李先生!”
这插话的人正是已经在胜利港住了两个多月的李奈。
本来在商栈落成之后,李奈便算是任务完成,可以回广州交差了。
不过他似乎已经在胜利港住出了兴趣,并没有急于离开这里,反倒是让南下的商船带来了不少生活物资,甚至还修书回家,让老婆也南下琼州岛。
在李奈看来,这个日新月异的地方有太多东西值得学习和探究,虽然胜利港远不如广州繁华,但在这里生活却一直都有一种令人愉悦的新鲜感和安定感。
李奈一见之下,当然也认出了于大山,事实上在胜利港住了两个月之后,为海汉人工作的高级归化民他已经能认得一多半了。
李奈也知道于大山是最早提海汉人做事的一批本地居民,父子俩都深得海汉人的器重。
李奈南下之前跟驻广办没少打交道,那位施耐德施先生在广州城进进出出,身边一直带着的小跟班就是于大山的独生子于小宝。
李奈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“既得利益者”
,但他也明白像于大山这样的人肯定已经是海汉人的铁杆属下,几乎不可能再将他当作普通的明人百姓来看待了。
李奈略一拱手,接着向于大山解释道:“于管事有所不知,这店里出售的东西,不管是布料还是其他货物,只要是从外面运来,其价格几乎都要低于产地一截。”
于大山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:“这是为何?广州的货物跨海运来,加上运费,岂不是应该价格更高才对?”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