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六章 墓葬机关(第2页)


    我们现在身陷的陷阱,就是墓葬的一种防盗机关,你就大致给我讲讲一般墓葬都有什么防盗措施吧,我看看你是真有学识经验,还是只是信口胡吹,拖延求生。”
    于少龙一听莫大彪这是考自己来着,可是自己并没盗过墓,哪懂什么防盗机关?虽然自己平常喜读搜奇志异的书籍,了解一些有关墓室防盗的知识,但都不尽不实的,在经验丰富、见多识广的盗墓贼莫大彪面前,说不上几句便会露馅,这可如何是好?
    他挠了挠头,一瞥眼,看见了身旁的江采萍和沈幽兰,不由眼前一亮,立即向莫大彪说道:“你可能还不知道,我是考古学院的一名教授,让我来说什么防盗措施这类小儿科的事情,简直就是对我的污辱。
    这样吧,就让我身旁的这两位姑娘来讲讲好了。
    她们二人都是我的学生,任何一人都可以回答你的任何问题。
    嗯,采萍,就由你先来说说墓葬的防盗措施吧。”
    于少龙知道江采萍和沈幽兰都是洛阳考古学院的考古人员,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,又有实地考古的经验,对墓葬的所有防盗措施都应该了解得有如掌上观纹,于是索性装了一把,自称教授,并且说是江采萍和沈幽兰的老师,等江采萍把墓葬防盗措施如数家珍地一说,莫家兄弟一看他的学生都如此了得,自然就不会再怀疑他这个“老师”
    的本事了。
    江采萍白了于少龙一眼,对他说是自己老师有些不满,但此刻也无法和他计较,而她多年从事考古工作,对墓葬的防盗措施也确实非常了解,当下缓缓说道:“墓葬防盗有多种方法,我们踏中的翻板机关便是其中的一种。
    翻板一般都设置在墓道中,其宽度大致与墓道相当,令人根本无从躲避,一进墓道便会翻落陷阱。
    翻板下的陷阱一般都比较深,使陷入者很难再爬上来;而陷阱的底部通常还会密布一些刀锥之类的利刃,利刃刃尖向上,当盗墓者翻落陷阱时,难免利刃穿身,非死即伤。
    还算万幸的是,我们坠入的这个陷阱比较简单,陷阱底部没有放置利刃。
    “墓葬防盗最常见的方法,是积石和积沙。
    积石墓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流行,一直沿用到现代,防盗效果极佳。
    盗墓者一般都是夜间来盗墓,他们很少采用大揭盖的方式打开墓室,都是在封土上挖掘盗洞,当盗洞接近积石墓外侧的石块和碎石时,盗墓者便无法前行,即使费尽力气搬开盗洞下的积石,也会被两边滚滑下来的积石砸中。
    “与积石墓相比,积沙墓的防盗效果要更胜一筹。
    积沙墓出现的较晚,大概春秋时期才有使用。
    其具体做法是:先挖掘墓坑,然后将棺椁放置进去,用炒干的细沙填埋墓坑,最后再填土将墓顶夯实。
    炒干的细沙流动性很强,盗墓者一旦打开封土,挖到细沙,细沙便会自动流动,堵住盗洞,从而将盗墓者拒之墓外。
    有些大型的积沙墓,不仅防盗功能强大,而且相当危险,很多盗墓者一挖到积沙层,便被积沙掩埋,再也无法离开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江采萍停顿了一下,看众人都在凝神倾听,才接着说道:“墓葬防盗措施,除了上述的翻板、积石、积沙外,还有一些令人防不胜防的暗器,如伏弩、伏火、铁索吊石等。
    “伏弩,顾名思义,就是预设在墓室暗处可以自动连发的弩箭。
    当然,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发射弩箭,只有当盗墓者侵入墓室触动机关时,弩箭才会连发,射伤甚至射死盗墓者;就算不能伤及他们,也会起到震慑效果,令他们不敢深入墓内。
    “如果说伏弩神乎其神,那么伏火则更加匪夷所思。
    在唐代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中,有一段关于伏弩的记载:‘盗发白毛冢,棺内大吼如雷,野雉悉雏。
    穿内火起,飞焰赫然,盗被烧死。
    ’而有时伏火不是火,而是烟。
    在《清稗类钞》中,有一个关于盗墓贼盗墓时遭遇烟状伏火的故事:‘及掘至丈余,陡闻崩裂声,白烟一缕,自穴口喷出,约炊许而尽。
    ’
    “据分析,有些伏火可能是墓室中墓主人的尸体、牺牲等有机物质分解而产生的易燃沼气,并非特别设置的机关,而有一些伏火,则确实是利用淫巧奇技设置的防盗杀招,厉害无比。
    “古代大型墓葬中,还有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暗器,那就是铁索吊石。
    铁索吊石的杀伤力,可以说远超其他防盗措施,它的设置不是为了吓退盗墓者,而是要将盗墓贼直接置于死地。
    另外还有一些例如悬刀、悬剑之类的机关暗器,也和铁索吊石的设置原理大致相同,只是威力都要逊于铁索吊石。
    “除此之外,当然还有不少其他防盗措施,因为数千年的盗墓史,就是盗墓与反盗墓之间的殊死博弈。
    修建墓葬者,自然要绞尽脑汁,无所不用其极地设置千奇百怪的防盗高招,而盗墓者也总是殚思极虑,千方百计地来一一破解,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!”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