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 问道(第3页)


    美人儿这样子瞧人,更是增添三分美丽,实在是难得的佳丽了。”
    讲到这里,付巧言便知这本是未曾经读过的,这剧情也着实有些暧昧,她略有些红了脸,却还是读了下去。
    “小尼姑道,‘若是好心施主能略施舍一二,我们师徒两个定日日念经为好心人祈福。
    ’
    老嬷嬷略摇了摇头,问,‘小师父入庵几何?’
    ‘十五载也。
    ’
    老嬷嬷又问,‘小师父可曾有父母亲人?’
    ‘只师父是亲人罢了。
    ’
    老嬷嬷这次便笑,‘老身观小师父面相是个温和可亲人,只跟师父在这山上倒是孤苦飘零了些,不知小师父是否想多些亲朋好友,一家团团圆圆?也让师父能治病吃药,有个妥善照顾?’
    小尼姑且听这话,倒是没懂,疑惑地望着老嬷嬷。
    素心姑姑心急,抢道,‘我们家中有一孙少爷,年束发,自幼品学出众,只是姻缘一事实在坎坷,又只喜知书达理的佳人,便蹉跎了许多岁月。
    ’
    这一番说下来,小尼姑且是听懂了。
    她一下子白了脸,恍然无措地看着二人,咬牙不语。
    老嬷嬷拽了一把素心姑姑的袖子,上前笑道:‘且说小师父跟师父在山上,也是筹划不到什么好药来吃,不如先跟我们家去再做商议?我们家是有名望族,将来给师父供个庵堂也未尝不可。
    ’
    这一句却是说到小尼姑的心坎里。
    她自幼便是师父养大,如师如母,如今师父重病,她也实在无能为力。
    山下繁华她一概不曾奢望,只判师父能身体康健,长长久久。
    然到底剃度十来年,若要还俗实在也是忐忑至极,‘只我出家日久……’
    老嬷嬷忙笑道,‘这有什么妨碍,有发无发,有夫无夫,佛且自然在心,但孝却是已然尽了。
    ’
    老嬷嬷一张嘴,着实厉害了些。
    小尼姑一愣,倒也不是全然不通俗务,只问一句,‘且是为妻为妾?’
    老嬷嬷老神在在,‘且看孙少爷喜是不喜。
    ’
    小尼姑定了定神,只说,‘无论几何,但求师父康健,如若孙少爷看不上我,也请勿忘谈约。
    ’
    老嬷嬷点了点头,满脸喜色,‘定是不会负你。
    ’”
    这一段便读完了。
    淑妃听付巧言声音清脆,宛若黄鹂,便问笑问她:“若你是这小师父,你待如何断决?”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