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勇士屠恶龙(第2页)


    生怕晚上一秒,季恩来会后悔。
    半个小时后,博物馆工作人员将药水和揭画工具准备齐全,李长庚正式揭画。
    第一步,使用小刷子,将特殊调制的药水,均匀的刷在画卷每个角落,等待其完全渗透。
    李长庚跟着顾辞远一行,熬了一个通宵,早就疲惫不堪。
    为了顾辞远,他硬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,将药水一点一点的全部刷完。
    “咦,变了!”
    不到5分钟,画卷左侧,隐隐约约出现数个红色印记。
    书画作品中,经常出现这种红色印记,一般为作者铃印,和收藏者收藏印(鉴藏印)。
    紧接着,画卷左下角,出现数排黑色印记,这是底部郑板桥墨竹七贤图上的题识。
    由于隔着一张画,只能隐隐约约看到模糊的影子,看不清具体写的什么文字。
    见此,顾辞远、陈晓芸、李长庚,均表现得十分开心,期待仿品下面,藏着一张大师之作。
    只有季恩来气得咬紧后槽牙,恨不得把桌子掀翻。
    林长庚是书画修复专家,揭画这种小事对他而言,轻轻松松。
    半个小时后,一张崭新的郑板桥墨竹七贤图出现在众人面前。
    画卷右侧,是7根苍劲挺拔的墨竹,七竹比喻七贤,竹姿疏落有致,竹节傲然挺立,具有一种刚正和倔强不驯之气。
    左侧是一段题识【柴庵先生宰潍县,多惠政,至今有吴公七贤祠,七贤而独称吴公,盖重吴也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乾隆二十七年,岁在壬午三月既望,板桥弟郑燮拜手。
    】
    题识四周,留有5枚印章,4枚铃印,一枚鉴藏印。
    钤印:郑燮之印、潍夷长、丙辰进士、橄榄轩
    鉴藏印:杨氏馔清珍藏
    李长庚一屁股坐在椅子上,瘫软的靠在椅背,“呼哧呼哧”
    直喘粗气。
    虽然身心俱疲,但他却非常开心。
    1是自己亲手揭出一张郑板桥70岁时,所作的墨竹七贤图。
    这个阶段,郑板桥画竹的技艺已经达到最巅峰,可以说这幅画是郑板桥竹画中的顶峰之作。
    能够揭出这样的经典之作,是一件值得开心之事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