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节 戚姬
宁秦。
自从破函谷后,周文收编六国苦役,向西长驱一百六十余里,直抵华山脚下,现在他的军队已经扩充到上万人。
“咸阳还有多远?”
周文问左右。
“据说还有二百里左右。”
周文的左右也都不知道关中地理,所有的消息都来自俘虏的秦国官吏。
“将军,秦廷公文。”
一个士兵提着个袋子走过来,周文进兵神速,秦国根本没想到楚军已经攻破宁秦,使者直接带着公文冲进了周文的军队中。
“找人来看看。”
周文吩咐道,很快就有一个宁秦的小吏被押过来。
在楚军的威胁下,这个小吏把公文读给周文听:这是秦丞相府发出的,命令沿途官吏做好准备,迎接王离和章邯的军队。
这篇公文中还提到,少府章邯的部下是骊山的刑徒,所以地方官若是见到士兵都是脸上刺字的也不必惊讶或是怀疑,反倒若是见到落单的刺字者一定要严刑审讯,看看是不是少府的逃兵。
“骊山的刑徒?”
周文问左右:“他们会替秦人打仗吗?”
左右也说不出个所以然,只好再问小吏,得知骊山的苦役不都是六国人,还有数万秦人——商鞅定策赏一罚九,依靠这些刑徒来完成各种需要大量人力的工程。
统一六国的时候,秦国有时就会赦免部分刑徒,这些被赦免的都拼死作战,宁死也不肯被送回生不如死的苦役营去。
现在虽然从六国征集了大量的苦役,但秦国从来不嫌苦役少,所以仍有大量秦国的刑徒。
这个小吏的话里有一处引起了周文的注意:“距离骊山还有多远?”
“大约还有二百里。”
小吏答道。
“哦,和咸阳差不多啊。”
周文当即问起骊山的方向,结果发现和咸阳是同一个方向。
“现在骊山还有多少六国苦役?”
周文又问道。
“肯定超过十万,”
小吏老老实实地回答道:“只多不少。”
在陈胜起兵前,从函谷关到骊山的道路上满是运送山东苦役的队伍,从来没有一日停歇。
无论骊山那里累死了多少关东的黔首,都会有更多源源不断送到的苦役补上空缺。
“只要打到骊山,我们就能有十万大军。”
周文重重一拍手,让小吏把丞相府的公文再读一遍。
这次周文注意到另外一处,那就是丞相府命令沿途地方官准备马匹食用的草料,还有战车需要用的备件。
王离手下的一个司马已经率领一百战车,五百骑兵的先头部队返回,要配合章邯的刑徒军迎击周文,各地地方官需要提前预备好这支部队所需的物资。
“一百战车,五百骑兵,大概有近千人,就算一千人好了。”
周文环顾左右:“我不担心什么骊山的刑徒,那都是步卒,但要是与这支车马兵汇合,我们就不好打,更跑不过了。”
随着周文一声令下,所有被俘的秦国官吏都被带出来,周文的左右根据他们的供词绘了一幅大概的地形草图出来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