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节 帝王(第2页)


    刘邦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。
    而张良也换上了一副严肃的面孔:“大王现在拥有十余郡领土、臣民亿兆,进一步就是天下第一、宇内无双,退一步就是身死族灭、为天下笑。
    大王自己如此,吾等追随大王的臣子也是一样,如果大王被项羽所擒,臣等也都是玉石俱焚——此时就是尸山血海,也只能有进无退,可大王居然还想着什么为女儿挑个如意郎君,臣一想及此,就忍不住要大笑。”
    刘邦被说得面露愧色。
    而张良还不依不饶:“莫说大王今日如此地位,就是一般的诸侯、大夫之家,臣也从未听说为女选婿还会考虑这些。
    缨冠之门,要是还顾忌这些儿女之情,怕是转眼就要三族覆灭了吧?可能这就是所谓的黔首之乐吧。
    只是臣不知道,大王是不是要献土投诚,哀求项羽能让大王回去做个安心的黔首?”
    “先生所言极是,”
    刘邦脸上的惭愧之色统统褪去,郑重地举起双手向张良作揖谢道:“将士喋血战场,孤却如此优柔寡断,确实是太可笑了。
    先生笑得好,笑得对。”
    于是刘邦就火速派人去赵国确认消息的真实性,如果张耳没撒谎的话,刘邦就打算把女儿许配给张敖。
    派出使者后,刘邦已经失去了吃饭的兴致,他看了看摊在面前的张耳书信,突然惨然对张良说道:“孤将来也会变成这样的人吗?”
    “大王与他们不同。”
    张良微微笑道。
    “是吗?”
    刘邦的眼睛明亮了起来。
    “权力蚀人心,储君即位之后,大权在握,日腐月蚀,最后都是多疑猜忌,绝无例外;刚才臣说过,如果大王能在与项羽的这场大战中获胜,那就是天下第一、宇内无双。
    其他的诸侯可到不了这种地步,诸侯并立、列强争雄,他们手中的权可没有殿下将来的大,想来,大王会变得比他们快得多。”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原来是比他们还坏,”
    刘邦又是一声苦笑:“郦先生也提醒过孤,建议孤多读儒家之书,说会对孤有好处。”
    “或许是吧,反正儒家的书肯定比法家的那些好。
    不过臣觉得君王都是喜欢法家,因为法家是教君王收权,而儒家是教君王放权,不喜欢的东西,怎么可能往心里去。”
    张良微微摇头,显然不是很赞同郦食其的信仰:“儒家的祖师爷喊了一辈子的克己复礼,也没得到哪位诸侯重用,他的徒子徒孙也是一样。
    不过说来有趣,曾子教出了吴起这样的法家弟子,荀子教出了李斯、韩非这样的法家弟子,好像他们儒门弟子,只要把夫子教的东西反着用,就能立刻获得君王的欢心,哈哈。”
    笑过之后,张良又道:“不过大王生性宽厚,如果时常自省,再有贤良提醒,或许不会很快就变成猜忌之君吧。”
    “是吗?”
    刘邦哈哈笑道:“孤已经五十多了,若是能慢一些,那或许还来不及猜忌忠良就死了,哈哈。”
    笑过之后刘邦对张良说道:“先生以后一定要好好提醒孤,就是为了先生自己,也要让孤慢一些变坏。”
    “郦先生肯定会这样做,但臣可不会,臣又不是儒家子弟。”
    张良又是一通摇头:“殿下功成之后,臣就会讨一个侯爵之位,然后悠游林下。”
    “不肯再从孤游了吗?”
    刘邦轻叹一声:“先生对孤,就如此悲观吗?”
    张良想了一想:“若殿下是招臣一同去打猎、饮乐,那臣还是愿意从游的。”
    刘邦大笑起来:“如今项羽尚在城门之前,孤居然想得那么多,真是痴人。”
    张良也跟着笑起来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